黑骡子网

位置:黑骡子网 > 最新热点 > 浏览热点

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时间: 2025-05-19 20:03:56 
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谈绿色发展,讲好经常会碰到两套语言的中国问题:一套是我们的生态文明语言,另一套是生态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语言。单方面用我们的文明语言讲生态文明,常常达不到期望的故事效果。

可持续发展是讲好破解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是中国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在国际传播中,生态我们要善于用可持续发展语言讲中国生态文明的文明故事。

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一是故事用可持续发展语言解读生态文明的中国式内涵。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方面的讲好内容:可持续意味着生态环境可以接受,相当于“绿水青山”;发展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相当于“金山银山”。生态合在一起,文明可持续发展就是故事生态环境可以接受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此基础上,可有针对性地解读三层含义:第一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经济、社会、环境或者生产、社会、生态的协调论和并联论,而不是传统的资源环境倒U形曲线的先后论或串联论;第二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内进行发展的底线论,而不是透支资源环境的无止境的增长论和外部论;第三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价值论,而不是传统经济增长语境下的生态环境无价值论。

二是用可持续发展语言解读中国生态文明的新发展内容。

国外常常简单地把中国生态文明等同于传统的环境保护和末端治理。用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讲中国生态文明,需要深入解读中国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以及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范式变革。

我们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包括治污、减碳、扩绿、增长等内容,涉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建筑结构等主要的结构转型。用联合国绿色发展的概念进行解读,并且与联合国相关目标关联起来,就是要深入解读中国绿色发展的四个脱钩,即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脱钩、城市发展与建设用地脱钩、交通出行与小汽车化脱钩、生产消费与线性经济脱钩。

三是用可持续发展语言解读中国生态文明的思想性贡献。

中国不仅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践者,而且是世界可持续性科学的探索者。中国的生态文明实践和政策对可持续性科学的深化发展,可以作出思想上的贡献。

比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生态环境极限,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替代是有条件的,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农田红线、城镇增长边界进行制度化的规定。

我要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0)

  • 暂无评论

社会民生推荐

热门事件

最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