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骡子网

位置:黑骡子网 > 新闻资讯 > 浏览热点

全国首例纯干黄秸秆制沼气项目达产

时间: 2025-05-19 15:30:19 


(相关资料图)

4月9日,全国黑龙江省五常市传来喜讯:拉林镇8×1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一期,首例按照电力行业高标准,纯干圆满完成全系统、黄秸满负荷连续168小时的秆制性能测试。

全国首例纯干黄秸秆制沼气项目达产

近日,沼气在五常市拉林项目现场,项目一辆辆铲车不断运输着干黄秸秆原料,达产经粉碎、全国进料、首例厌氧发酵等环节,纯干最终转化成了沼气和电能。黄秸

五常市拉林项目全景。秆制

“这是沼气全国首个纯干黄秸秆制沼气高产气率项目,项目的项目成功是沼气和生物天然气领域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充分利用秸秆,彻底解决烧秸秆‘老大难’问题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表示。

该项目由华润集团德润生物质开发(香港)有限公司全资,筠诚和瑞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盈和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五常拉林项目设计规模日产沼气8万立方米,一期预计可日产量4万立方米。项目以玉米、水稻秸秆为原料,并结合国内生物质原料的特点,进行了工艺优化和设备升级。项目可实现年处理玉米和水稻干秸秆14万吨,年产沼气达300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4万吨。

据了解,干黄秸秆不同于黄贮和青贮原料,一直以来被业界认为是技术上较难攻克的原料种类。干黄秸秆收储以落地打包为主,原料含土含杂率高,含水率波动大,约在20%~70%左右,且结构坚硬难降解,无论是粉碎、预处理还是高效厌氧发酵等环节,都面临重大技术挑战,尤其是攻克干黄秸秆坚硬难降解、浮渣结壳等瓶颈更是关键所在。

针对干秸秆进料难、浮渣严重的难题,基于仿生学原理,项目研发了适应性广的预处理技术和装置,并对干秸秆厌氧发酵技术和装备进行优化和设备升级,彻底解决了干秸秆粉碎困难、进料难、浮渣严重、难降解、产气率低等问题。

五常拉林项目以纯干秸秆制沼气的成功,代表沼气产业在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在以木质纤维性原料生产沼气的应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截至目前,该项目一期实现了令人欣喜的设计产能,工艺的先进性和稳定性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改善城乡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我要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0)

  • 暂无评论

社会民生推荐

热门事件

最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