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刘备这两个人是刘备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但是不救关羽当初死的时候刘备却没有救关羽,这是关羽为什么?难道关羽的死和刘备有关系,又或者是借刀及救来不及救?
对于三国中蜀汉政权来说,关羽失荆州是杀人一个致命伤。它使得诸葛亮精心设计的刘备《隆中对》战略规划未能实现,“兴复汉室”最终也成了泡影,不救蜀国因此一蹶不振。关羽
关于蜀汉在荆州战役中为何不发救兵的借刀及救问题,《三国志》中没有记载,杀人大多数人认为是刘备来不及救。然而到了近代,不救章太炎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关羽看法,说是借刀及救由于关羽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方针,诸葛亮决定要借吴人之手除掉关羽。杀人
所以许多人在总结关羽襄樊一役失败的原因时,认为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刘备没有给关羽派援兵,甚至有所谓的教授哗众取宠地提出“刘备借刀杀关羽”这种可笑以极的观点。
为什么关羽必死
首先说说为什么关羽必死?这不妨从荀之死说起。
荀是最早跟随曹操的谋士,在曹操谋士中排名仅次于郭嘉,对曹操忠心耿耿,立下许多功劳,曹操对他非常尊重。荀家族“四世三公”,家族地位远远高于曹操,因此荀对于曹操的贡献还包括荀家江湖地位给曹操带来的好处。
可是,荀这个人帮曹操的目的,是助其匡扶汉室。到后来曹操封魏王加九锡,荀发现他有篡夺汉朝的野心,于是站出来反对曹操,结果曹操大怒,赐了一杯毒药,害死了荀。
为什么先说荀?因为关羽和荀是一类人。
关羽这人,没事喜欢读《春秋》,讲大义。他追随刘备固然有兄弟义气的成分,但最根本的,还是希望能匡扶汉室,留名千古。
有一点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关羽被曹操俘获后,曹操封他为“汉寿亭侯”。名义上是汉献帝所封,实际上是曹操封的。对于这个封号,关羽十分看重,毕竟这在名义上是汉朝所封,自己从此算是汉朝的官员了。
后来离开了曹操,按理说关羽就应该避免再提这个“汉寿亭侯”,以免刺激大哥刘备。因为在刘备眼里,这就是曹操封的。可是,关羽依然高调自称“汉寿亭侯”,大旗上绣着“汉寿亭侯关”。在他看来这是荣誉,可是大哥眼里这是曹操给的糖块。华容道关羽私放曹操后,其实刘备心中就有点凉了,看来这个老弟有点靠不住啊。
关羽为什么私放曹操?有意气的成分,可是还有更深的考虑:假如刘备杀了曹操,那么刘备很可能就会是下一个曹操。
诸葛亮料到了关羽会放曹操,因为他知道关羽的目标是匡扶汉室。为什么料到了还要让他守最后一关?因为他知道三足鼎立才是最好的结果。
刘备不救关羽三大原因分析
刘备是和关羽是桃园结义的好兄弟,关于刘关张磕头拜把子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还影响着很多人,由此可见三人的感情至深。可是令人疑问的是,关羽和曹操在襄樊大战的时候,刘备却在汉中称王没有去援助关羽。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刘备不去救关羽呢?
第一个原因:来不及
史书记载汉中大战和襄樊大战相差时间不长,关羽和曹仁在襄樊大战的时候刘备在汉中刚刚打败曹操,在加上汉中和襄樊相距甚远,因此有人推断刘备不去救关羽是因为时间上来不及、
第二个原因:相信关羽能打败曹仁
吕布死后关羽是当时的第一勇将,曹操自己都说关羽十年内未逢敌手,可谓是天下无敌,再加上襄樊大战前几场战役都是关羽胜了,先后,“斩庞德,降于禁,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吓得曹操那边的人有人提议迁都。因此当时的刘备有理由相信关羽不会战败,因此也用不着去救援了。
第三个原因:刘备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刘备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每天想的都是恢复汉室,可是汉室衰微的主要原因就是权臣当道,关羽和刘备是拜把子兄弟刘备害怕以后控制不了关羽。不过上述可能性很小,刘备提前杀功臣未免操之过急,汉高祖刘邦杀功臣还等到建国稳定以后呢。如果排除刘备借刀杀关羽的可能性,那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就比较合情合理了。我们都知道关羽和诸葛亮不和,关羽经常的羞辱诸葛亮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因此诸葛亮是有可能故意不去救援借曹操孙权之手杀关羽的。
上述三个是都有可能是刘备不去救关羽的原因,小编认为第一和第二个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刘备刚刚汉中大战人员需要休整,远途跋涉去襄樊的确不是很现实,在加上刘备对关羽的信任,不去救是有可能的。
除去以上三个原因还有史学家认为刘备不去救关羽,是想学汉高祖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关羽在南面吸引曹操的注意力,然后自己从汉中出兵拿下长安成就大业。可是刘备没有想到孙权会背后捅了自己一刀,这一刀直接让刘备的统一大业付之东流。